晴天旅遊195國
突尼西亞
開羅安 Kairouan
開羅安始建於西元670年,西元9世紀曾在阿夫拉比德王朝統治下繁盛一時。
突尼斯舊城 Medina of Tunis
12至16世紀,突尼在阿爾摩哈德和哈夫斯王朝的統治下,是當時伊斯蘭世界中最強大、最富庶的城市之一。
拉格里巴猶太會堂 La Ghriba Synagogue
突尼西亞的猶太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傑爾巴島。這座大規模翻修於19 世紀的建築也是非洲最古老的猶太會堂,據說遺址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 586 年巴比倫人摧毀所羅門聖殿後,逃亡至此的大祭司們,將被毀聖殿的一扇門和石頭也帶來了傑爾巴島。
哈瑪麥德 Hammamet
位於加彭半島南端,突尼西亞第一大觀光重鎮,全年氣候溫和,擁有優美的海岸和沙灘,沿岸林立各式度假飯店,是一處充滿悠閒浪漫,以及歡樂氣息的海濱渡假勝地。
迦太基 Carthage
迦太基,坐落於非洲北海岸(今突尼西亞)的城市,與羅馬隔海相望。迦太基一詞在腓尼基語中意思是「新的城市」,其早期居民為迦南城市泰爾的移民。
杜加 Dougga / Thugga
杜加坐落在一處高地上,俯瞰肥沃的平原。
巴爾杜國家博物館 The National Bardo Museum
規模僅次於埃及的開羅國家博物館,前身是1881年起用的皇宮,前後歷經19位國王的王宮,館藏豐富精美,是突尼西亞悠長歷史的縮影,其華麗的羅馬馬賽克收藏更是一大看點。可謂突尼西亞必訪景點,於今年度正式重啟,您絕不能錯過!
瑪特瑪它 Matmata
南部的瑪特瑪它,是突國柏柏爾人最主要的聚居地,放眼過去光禿崎嶇的山區,無限的礫漠與峽谷,似乎與世隔絕,荒蕪的景致有如在外太空,電影「星際大戰」、「法櫃奇兵」便是在此拍攝。這裡的柏柏爾人至今仍然穴居,生活簡單,卻充滿生機。
開羅安大清真寺 Great Mosque of Kairouan
始建於西元670年,北非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,首個使用馬蹄型拱門的伊斯蘭建築,也是北非清真寺的建築範本。方型露天中庭的四周由柱廊圍繞著,建築古樸簡單,卻顯露出不凡的莊嚴之美。
杜加 Dougga
在羅馬吞併之前,杜加已是努米底亞王國的首都,羅馬統治下蓬勃發展,這是北非保存最完好的羅馬城鎮,山丘上綿延的私人民宅、羅馬劇場、古羅馬了解風向圖的風之廣場,以及位置最高的神殿,彷彿時光凝固於此。
沙吉浪 Ksar Ghilane
位於突尼西亞南部的Grand Erg Oriental邊緣,被譽為突尼斯綠洲的最南端,也是通往撒哈拉沙漠的門戶之一,約有50個游牧家庭,以種植椰棗、飼養山羊和綿羊以及日益重要的旅遊活動維生。
理髮師清真寺 Zaouia Sidi Sahib (Barber Mosque)
外牆與迴廊上舖有華麗瓷磚與雪花石膏鏤空圖案的美麗建築群,正式名稱為聖友祠暨清真寺,相傳先知穆罕默德的同伴來此傳教時,總是隨身攜帶三根穆罕默德的毛髮,為感謝他攜來先知遺物的功勞,於是建祠紀念,逐漸擴充成清真寺和可蘭經學校。
駱駝騎行 Camel Riding
突尼西亞僅有單峰駱駝,行動緩慢但自信,而且腿很高,散步時非常愉快,讓駱駝帶我們穿越一望無際、雄偉的赭色沙丘,讓自己被周圍沙漠的魔力所吸引,體驗撒哈拉沙漠人民千年來的生活。
哈瑪麥德古城 Hammamet Medina
在哈瑪麥德延伸到海濱的老城區散步是美麗的,讓人想起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的時代,這裡的建築是典型藍色和白色的地中海風格,彎曲而熙攘的小巷,綠松石裝飾、色彩繽紛的花朵以及散發著香料和薄荷茶香氣的露天市場,悠閒欣賞各種動人的光影對比。
穴居建築 Troglodyte House
柏柏爾人往地下挖出了穴居屋,不僅可遮避烈陽、防風沙吹襲,還能冬暖夏涼。最著名的洞穴屋Hotel Sidi Driss,也是星球大戰塔圖因星球上路克·天行者的家。典型穴居屋入口門牆上會有一個藍色的法地瑪之手,並掛有魚尾巴,以祈求平安、豐收。
吉利特鹽湖 Chott El Djerid
廣達5000平方公里,北非最大的鹽湖,宛如白色撒哈拉。湖水含有鐵質,故白色鹽漠中部分泛現紅色光彩。貫穿鹽湖的大道為居住在鹽湖周邊居民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路線,同時更是軍事要道,向西前進就可到達阿爾及利亞邊境。
杜茲 Douz
杜茲擁有超過50萬棵椰棗樹,是椰棗的主要產地。這裡是古代跨撒哈拉駱駝商隊路線上的重要一站。
西迪布薩德 Sidi bou Said
地中海濱的夢幻藍白小鎮,沿山勢蜿蜒而上的鵝卵石街道兩邊是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白色房屋,鑲嵌著藍色的門窗,搭配著圓頂拱門、伊斯蘭式的蔓藤渦卷、星月圖案,迷人景致是藝術家與作家聚集之地,也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的世界十大浪漫小鎮之一。
西元670年伊斯蘭教進入北非時,因一連串神蹟選擇在此建立北非的第一座首都,擁有北非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清真寺,是突尼西亞宗教氣息最濃厚的城市。被稱為伊斯蘭教第四聖城,據說到開羅安朝聖七次,可抵過到麥加朝聖一次。
布爾吉巴陵寢 Mausoleum of Habib Bourguiba
位於莫納斯提爾,突尼西亞獨立之父、第一任總統布爾吉巴出生於該城,也長眠於此。採用現代伊斯蘭風格,華麗宏偉的建築散發出肅穆的氣氛,陵寢內收藏著布爾吉巴總統的文物。
西元670年阿拉伯伊斯蘭教進入北非時,因一連串神蹟選擇在此建立北非的第一座首都,擁有北非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清真寺,是突尼西亞宗教氣息最濃厚的城市。開羅安被稱為伊斯蘭教第四聖城,據說到開羅安朝聖七次,可抵過到麥加朝聖一次。
Djerbahood
2014年發起的街頭藝術活動,世界多國的150名藝術家聚集在傑爾巴島的Erriadh村,在建築物上創作了250幅壁畫,將村莊變成露天藝術博物館,小鎮每個角落都讓人一睹不同的宇宙。這場藝術實驗現今也獲得官方支持,成為保護島上千年遺產的工具。
伊爾捷古羅馬競技場 Amphitheatre of El Jem
建於西元238年,是非洲最大、世界第三大的競技場,3層樓座位區可容納35,000名觀眾。這也是保存最好的競技場之一,建築並非依山而建,而是建在平坦的地面上,由複雜的拱門系統支撐,展示了羅馬傑出的建築技術與當時的富饒。
穀倉建築 Ghorfas
外觀奇特的屋舍是柏柏爾人昔日的穀倉,由一個個名為Ghorfa的房間堆疊組合而成,房間垂直連接也橫向發展,最後以四合院結構完成,包圍出的中庭是曬穀與貿易的地方,大型穀倉建築可高達四層樓喔。
雪尼尼 Chenini
柏柏爾人歷經羅馬及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同化,僅在南方可見相對多元的村落。他們非常善於利用自然環境,在雪尼尼山丘上利用不同岩層的差異開鑿興建居屋,部份嵌入峭壁,部份蓋在懸崖邊用以儲藏糧食,順山勢往上石塊砌成的聚落層層相疊,
迦太基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Carthage
西元前9世紀腓尼基人建立了迦太基城,因擅長貿易且擁有強大的艦隊,一度稱霸西地中海,讓剛茁壯的羅馬帝國備感威脅。迦太基在西元前146年被古羅馬滅亡,新的羅馬–迦太基城在原來的廢墟上重建起來,總人口曾經達到60萬,是僅次於羅馬的第2大城。
歐格嘉媚 Ong Jemel
荒涼礫漠中,佇立著一塊像駱駝的石頭,您可登上小丘,感受孤寂的寧靜。這地區更以星際大戰電影中的“Mos Espa”拍攝場景聞名,也是英倫情人中男女主角初次相遇之地。
突尼斯古城 Medina of Tunis
突尼斯自12世紀起成為首都,12至16世紀間,是整個伊斯蘭世界最強大、最富庶的城市之一。老城狹窄巷道內隱藏著700多處宫殿、伊斯蘭學校、清真寺、陵墓、商店和噴泉等建築,見證著昔日的輝煌。
史貝特拉 Sbeitla
原為羅馬帝國興建給退休將士的城市,後因橄欖油壓製產業致富,城內居民為誇耀財富,為天神朱比特、天后朱諾和朱比特女兒蜜妮娃分別蓋了一座神殿,形成罕見的三座並列神殿建築。